云·美术馆会客厅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公众号特设栏目,于2022年1月开始“会客”,旨在以艺会友,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在线讲述美术家故事,携手上海美术同仁共建“上海文化”品牌。
“同道--邱瑞敏、吴慧明艺术研究展”于2018年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获得了强烈反响。2022年,中华艺术宫再次推出“同道”线上展览。
“绘画的种子在我的心灵中深深地埋下,伴随我走过了六十余年的人生之路。艺术于我早就成了生活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邱瑞敏
真正好的艺术作品
要有高超的技艺和思想的表达
摘自:澎湃专访
01
六十余年的色彩混音
邱瑞敏,1944年4月27日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龙岩。1959至1961年就读于上海美专中专部绘画科,毕业后入读上海美专本科油画系,师从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张隆基等,1979年又赴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进修。
邱瑞敏在上海美专求学时(左)
邱瑞敏大学生下乡劳动(右)
回忆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邱瑞敏曾经感慨,“有幸不断得到老师的指导,吴大羽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躯体是次要的、精神才能永恒’,周碧初如同慈父,俞云阶如同‘突击队’似的对我们的绘画作品严格要求……”
邱瑞敏的作品最富个性特征体现在强烈的表现性,他无中生有的黑色线面通过畅快淋漓的笔触而获得一种粗犷拙朴的力量感,增添了隽永的表现魅力。那是一种深沉、厚实而素朴的境界,是祛除了绚丽色彩之后达到的纯净与古淡,更似从画家心底抽出的线条与色彩在进行强烈的富有震动感的色彩混音。
邱瑞敏与靳尚谊在创作期间 1980
02
艺术家与教育家的双重身份
作为油画家,邱瑞敏从写实性的主题创作到中国文化的意向再造,始终坚持着油画民族化和现代化的探索。在艺评人尚辉看来,邱瑞敏试图通过瑰丽变幻的色彩和厚重粗朴的笔触,赋予其粗犷、浑厚、诡谲、浪漫和神奇的表现性特质。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是他注重强烈色彩的想象与夸张的时期,那么2000年以来,他则相对抑制了这种色彩的跳跃,而着眼在深灰的色调中进行内在结构的发掘与完型,从而达到对绘画造型语言的自由驾驭。
邱瑞敏 1991
《圣马可教堂》71×91cm 油画
邱瑞敏 2001
《山村小路》28×36cm 油画
在油画家身份之外,邱瑞敏还曾担任上海油雕院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是一名教育家。2018年“同道”开展之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发来的贺信中赞道: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邱瑞敏是一位横贯上海美术创作与教育、影响都市创造与社会美育的引领者。
邱瑞敏在油雕院创作作品前 1967
在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双重身份中,邱瑞敏的感悟却平淡而有深意:
“绘画艺术是一种心灵升华的视觉体验,绘画的不断创新是每个画家为之奋斗终身的历程。每一次创作的过程意味着一次新的实验、一次新的感悟、一次新的发现,并非过去的简单重复。”
03
好的艺术品:
有高超的技艺和思想的表达
您和夫人在艺术道路上已经走了六十余年,与时代同行。您觉得作为艺术家,与时代会有怎样的互动?时代对您是否有影响?
邱瑞敏:我们学校毕业后(1961年中专毕业,升入专本科油画系学习,1965年毕业)进入油画雕塑院,进行创作,我画油画,她做雕塑。在那个阶段,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是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历史题材。所以我们早期的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在国外看来,我们的风格很类似的,像一个人画的。
邱瑞敏 1977
《战士》41×46cm 炭笔
改革开放,我们走出国门,到美国的学习。西方人就觉得我们的基本功很扎实,因为我们都是科班出身。所以在我们当时所就读纽约普拉特学院,他们的院长退休了,就邀请我画一幅油画,邀请我太太做一件雕塑头像放在院长办公室里。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艺术家可以画得很准很像很真实,这就是当时中国艺术家给西方人的印象。
邱瑞敏在纽约pratt画室创作中
相对而言,艺术家的个性比较缺乏,在美国以及以后的阶段我们在艺术上不断在做的就是自己在摸索,发展自己的风格。到了当下,我们也看到中国如今的艺术状态是百花齐放,各种风格形式都有。
对我来说,我们以前老师是有俄罗斯学派的,也有1920年代从法国留学回来的老师,所以我基因里面应该是两边都有,早年的俄罗斯学派合适表现历史题材。后来自己发挥开始走比较意象绘画的道路,重视对对象的感受,或者是自己的情感的流露,表现上更加奔放。吴慧明以前也一样,她的《哈萨克斯坦民兵》,很写实的,又做了好多很写实的雕塑。后来她通过学习西方绘画,又看了大同云冈石窟等中国古代雕塑,从而造型更加简练,强调雕塑的体积感,强调外形的张力与力度,而不完全做写实雕塑和具体塑造。可以说时代在开始变,我们每个人都在变,或者说时代在发展,我们也都在发展。
邱瑞敏 1991
《水的情怀》71×91cm 油画
这个过程中哪些东西是一以贯之的?一直保持的?
邱瑞敏:作为艺术家来说,作品要流露自己的情感,我们对事物感受的表达是不变的。每个人如何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但是表现手法可能不同,精神还是统一的,总是追求真善美。艺术家可以很写实,表达现实的美;可以很抽象,形式感很强,也是美的。但无论如何表达真善美的情感是不会变的。
邱瑞敏 1979
《文工团演员》69×90cm 油画
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苏联、法国的影响,再到美国学习西方的理念,回头到中国,从古代雕塑中发现元素。中西艺术观念是如何在你们作品中流露和表达的?
邱瑞敏:其实不管西方中方,大原理是一样的。俄罗斯也是学法国传统留下来的,中国的艺术规律也有相似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的文化强调意境,是宏观的、内在的表达。西方绘画比较客观的,重视表现个体的,这是一些差异。
中国的“意境”两字很难翻译,其中包含的内涵很大。东方和西方的语言有所不同。中国的绘画的留白是给人想象,西方不留白,全部表现到位。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差异。中国用线、西方用面来表达,也这是不同。但又都相互影响,西方可以说是吸收东方的东西,比如马蒂斯。我看现在很多国画都像西洋画,构图是方的,画得很满的,也是一个过程,互相影响。
邱瑞敏 2007
《巴比松一角》41×53cm 油画
但是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要有高超的技艺和思想的表达,而不完全是形式上的追求。比如,我们中国人像著名画家石涛说的,从“有”到“无”。开始用规则束缚,随后要突破自我,但“法”也就是规则确在其中。西方说“进卢浮、出卢浮”也是相似的意思:进入卢浮宫就是要学习经典传统的东西,走出卢浮宫就是变成自己的东西。我在美国的时候,他们的教授也说,美国强调个性,而中国强调基础,在两者之间要掌握个“度”。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掌握艺术规律,艺术的发展规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邱瑞敏 2010
《江南民居》50×60cm 油画
两个特别重要的时期,一个是油雕院的时期,后来到了上大美院。一个是创作者和艺术家为主,一个加上了教育者的身份。包括你自己的创作,你在美国学习的那些感悟,你是如何传递给学生的?
邱瑞敏:油雕院和上大美院,我是兼顾的,同时创作不断进行。到上大美院,我感到我和学生说,你们在学校里一定要打好基础。我们是过来人,你基础不打好,你将来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邱瑞敏教导学生作画
邱瑞敏在上大美院指导学生
您与夫人同年同月生,又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单位,一同到底,但二位的艺术领域又是不同的。你们在艺术追求方面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会有怎样的互动?
邱瑞敏:相同之处,我们接受的教育大致是一样的。但我们个性不同,她做雕塑比较粗犷一点,强烈一点。她画的素描比我的力度大一些。有时我们会合作一件作品。在合作过程中也是相互的一个探讨。有时候会有不同意见,会争吵,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艺术家的个性都很强烈的。她的作品出来我是第一个观众,我的作品出来她也是第一个观众。会提很多不同意见,共同提高。艺术家的心理是相通的。
邱瑞敏与夫人吴慧明探讨雕塑
此次展览强调“研究”。展览中怎么体现“研究”?
邱瑞敏:之前的捐赠展是零碎的,2018年这次是比较系统的,我们把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品都贯穿起来,有的作品是借来的,如油雕院的历史画创作,同时有一些复制品的作品,可以系统地看到我们艺术发展的轨迹,也可以说是研究我们这一代人的艺术发展的轨迹。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和现在、过去的人都不一样,因为历史环境、文化氛围不同,产生的作品也不一样。可以通过我们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的这一代人怎么走过来的,艺术怎么发展、传承。我们觉得我们传承了上一代艺术家丰富的养料,下一代又该怎么延续,可以说很有研究价值。
邱瑞敏和俞云阶
同道--邱瑞敏、吴慧明艺术研究展
线上展部分作品
邱瑞敏1975
《少女》79×54cm炭笔
邱瑞敏1975
《海港工人》50×38cm油画
邱瑞敏1977
《东北老人》56×42cm炭精条
邱瑞敏1982
《战火青春》156×68cm油画
邱瑞敏1982
《教师肖像》46×32cm油画
邱瑞敏1982
《老艺人》68×56cm油画
邱瑞敏1984
《苦研》168×156cm油画
邱瑞敏1996
《静物》53×63cm油画
邱瑞敏1997
《江南情怀》100×178cm油画
邱瑞敏2000
《荷兰街景》45×38cm油画
邱瑞敏2015
《思》100×80cm油画
邱瑞敏2016
《夏日的树》60×80cm油画
邱瑞敏2016
《秋天的河》53×65cm油画
邱瑞敏2019
《微笑》120×75cm油画
邱瑞敏2021
《维吾尔族老人》90×70cm油画
邱瑞敏出生于1944年4月,上海人。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张隆基等。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全国美展评委,上海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副会长,美国纽约普拉特学院访问教授,享特殊津贴。现任上海美术学院理事会理事,上海市美协顾问。先后于纽约、上海、台北、荷兰等地举办个展,代表作品有《共商国事》《战友》《战火青春》《苦研》《生生不息》《逸情》《畅想浦江》《张充仁肖像》等,出版专著有《邱瑞敏油画集》《油画入门》《邱瑞敏素描速写集》《邱瑞敏油画选集》《上美·足迹-邱瑞敏》《邱瑞敏吴慧明油画雕塑集》等,主编有《上海美专校史》。1991年获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奖;1993年《水的情怀》(合作)获中国油画年展铜奖;1999年《畅想浦江》(合作)获九届全国美展银奖。作品《一大会址》《朦胧大地》《草原医生》《情怀红日》《威尼斯教堂》为中国美术馆收藏;84幅作品为中华艺术宫收藏(含79幅捐赠作品)。
同道--邱瑞敏、吴慧明艺术研究展
扫二维码观看“线上展”
来源: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
作者:黄松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