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邱瑞敏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沧桑留痕之作

2010-06-04 16:16:56 来源:新民晚报作者:邱瑞敏
A-A+

  陆志文虽说是我在美院的同事,但美院太大,老师和学生很多,故见面交往的机会并不多,自然不能说很熟悉,自从2001年美院在法国建立巴黎工作室,我兼任了该工作室的主任,他是最早积极报名去的国画系老师。后来又得知,他已去了三次,三个月一期,也就是说,他在欧洲泡了有九个月之久,周游列国的博物馆,研习、写生、创作。

  回国后他举办了画展,我去看了。陆志文的印象渐渐地在我脑海中形成,倒不是说他的形象和举止,而是他的画风给我的印象。以前总认为中国画的章法很严谨,阵式较多。而陆志文的画却另辟蹊径,似乎别具一格。每幅画的构成从小处着眼,不包罗万象,却以小见大,以一当十,每幅画虚实处理得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虚求实,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每幅画的色彩丰富,大有印象派的点彩画法之风范。难怪我——一个画油画的人会有如此强烈的认同感。

  看来,欧洲之行对陆志文的影响非同小可。诚然,十九世纪的欧洲绘画是世界美术史上继意大利文艺复兴后的又一高峰,大师辈出。当你步入一座座博物馆的殿堂,你会被每一幅画作的卓越所震慑;你会激情涌动;你会情不自禁地流连忘返。我想,陆志文从中领悟到了许多、许多,而且把这些领悟融入到了他自己的画作中。因此,有了他的画,变成中不中,西不西,却是中西相融的果硕。

  后来,他又画了石库门的系列,这倒是很有特色的选题。对于大多数上海人来说,会引起太多太多的生活在石库门弄堂里儿时的回忆和深深的感情。他抓住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情结;他抓住了上海特有的中西合璧民居的图像;他抓住了上海人的情感寄托,这是画家有心的思考。这些作品在巴黎、罗马等地展出,其内涵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

  通过对陆志文画的了解。我已熟悉其人,他是个永不停息,忙碌不停的人。继石库门画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寻找下一个创作选题,被他发现的是——上海名人故居。毋庸置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上海是养育杰出人士的一方宝地。据不完全统计,散落在上海的名人故居有300余所,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多数名人均在上海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不难想象,通过他的一幅幅对名人故居的描绘,便可感受到每一位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程。同时,也可感知一部恢宏壮观,沸腾澎湃的中国近代历史的画卷。这又是一个以小见大,从不同的视角揭示风痕深沉的岁月沧桑。虽说是小角度,却是大主题,大文化。

  我见过这本名为“上海名人故居”的画册,现在又将在上海历史档案馆展出,值得庆贺。在我看来实为不易,因为他为了这一个目的已坚持了十多年,并为之努力。有了寻新散落在各处的名人宅地,他冒着雨雪严寒、烈日酷暑,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弄堂小屋,跑了许多图书馆,收集资料,研究文献,实地写生,积累素材。这是他呕心沥血、卧薪尝胆的一种执着追求,他的追求得到多方的认可,也成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项目。

  他这一批画的绘画手法,似乎是沿着欧洲风景画和石库门系列画的不断探索而趋向成熟,几乎是使作品的内容与表现手法得到十分有机的和谐,看得出他的创作进入了较为自如的状态。从画中飘逸的处理便处处可见斑斑历史所留下的痕迹;从画中常出现散落的树叶,恰到好处地呈现画面的虚实,也象征着岁月的离去;从画中构图主体刻画,使每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突显,是画家各具匠心的描绘同时,也从中展现了名人的人文风骨和人格魅力,令人触景生情。

  陆志文完成了150余幅的名人故居画,是一项大工程,从选题到总体构思,从走访到写生,从反复修改草图到每幅的精心制作,他认真周到地做完每一个环节,使其作品达到应有的效果。他的名人故居画创作体现了城市文化精神,并赋予现代的艺术审美情趣。他的每幅作品都能让你细细品味,给你带来历史文化的传神,又让你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益,不失为一批难得的佳作。

                                2009-12-22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邱瑞敏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